足迹
重生大明皇孙朱允熥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56章 大头(第2页)

往往十两银子,最后只能得八九两的纯银。

这样以来,国家不是吃亏了吗?”

“而且在民间,由于银子成色驳杂,一直难有明确换算标准,也不利于流通兑换。

商人地方大族还好,若是小门小户的,手里有了成色差的银子,兑换铜钱往往换不到官价的比例。

“他们是换不到,但是地方官府却可以在其中渔利,按照官价收取,然后把克扣的中饱私囊。

再把劣质银子上缴国库,如此一来岂不是一个死循环?”

“于国于民都不甚有利,所以孤想着,干脆国家造币,统一度量,样式,重量。

既可以方便兑换,又有利流通,何乐而不为?”

银币这事其实一点不难,古人能想到用铜制钱,怎会想不到用银子铸钱?既方便,又杜绝了一些隐藏的漏洞。

不是想不到而是不去做,明清两朝都是白银作为国家货币。

如果统一的白银的规格和汇率,那么官场上下不是少了一份大收入?现在如果不定下来,等将来火耗银这事再加在百姓头上的时候,神仙都动不得这块蛋糕。

(火耗银从明代开始。

明朝的大部分官,真是打仗不行,治国不行,但是收钱的名目,一等一。

还是那句话,改革要趁早。

不能把难题,留到以后变成无解的死题。

练子宁沉吟片刻,“但朝廷制造银币,恐怕会引起银价大涨。

“少铸勤铸,偷偷的铸,这样涨价的只能是银币!”朱允熥早就预料到这些,现在大明的官价白银和铜钱的比例是一比一千,其实在民间有的地方是一比一千二。

白银若涨价,汇率肯定有变动。

不过,朱允熥相信等制造的精美的银币流入市场,汇率马上就会稳定下来。

就算涨价,也是朝廷的银币涨。

再说,农家百姓此时手中没有白银,也不用换成白银交税,即便是涨价也伤不到他们。

而一旦银币开始流通,反而得利的是他们。

(明朝从张居正一条鞭法开始,百姓用银子交税。

一条鞭暂时缓解了大明财政,其实对下层百姓的压榨,越发的厉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