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859】今天算是真正的开了眼!(第2页)
不能王坦之说完,冉明露出很不耐烦的表情道:“也对,是贵了点。那么交易那就取消吧,蜀王应该乐意接受这个价格的。”
王坦之很是无语。尽管桓温也需要装备,但是却没有朝廷这么稀缺。桓温所拥有的将作营虽然被魏国摧毁了,损失严重。可是当桓温不是只一有一个大青山将作营,特别是荆州、益州,桓温还是有一定基础的。在军备方面,桓温原本就比晋朝强盛太多,若是让桓温得到这笔装备,桓温的实力绝对会大增。别以为桓温没钱,朝廷和士族门阀忙着开发岭南之时,桓温也同样没有闲着。
桓温在征伐獠人部落,这些獠人部落并不比那些岭南土著财富少。王坦之拥有渠道,得知桓温收服了江阳獠人部落首领宁远真,巴郡柯维嘉、涪陵李从贵。尽管这三部率先归降獠人部落并不算太大,可是却让桓温开了一个好头。桓温其实并没有同化獠人诸部的意思,他采取的只是单纯的利用。
这就好像沙皇与哥萨克人的关系,桓温用少量的钱财和粮食,收买獠人部落首领,以强横的实力威慑獠人部落为其所用。在以夷制夷的政策下,桓温对益州各郡县占山为王的獠人部落的清剿工作进展迅速。
益州的落魄和荒凉其实是成汉国的政权性质是分不开的,氐人为了维持统治,就大力拉拢獠人,以獠人部落勇士为爪牙,欺压汉民。在桓温消灭各山头的獠人后,汉民不再遭受獠人威胁,所以就有胆量开垦荒地,发展生产。
那些为了躲避沉重赋税、诸胡、蛮夷欺压的汉民冒充獠人也因而,走出深山,编户造册,重新变为汉人。同样,那些深汉文化熏陶的熟獠也易服束冠,成了汉人。这样以来,桓温在益州人口得到大幅度的增长。
桓温初封蜀王,整个益州只有九十万人口,在一年之内人口居然暴增到了一百五十余万人。可是整个东晋人口不过四百万出头。尽管在岭南开发之后,大量萌户、黑户、逃户重新被编组造册,可是东晋的人口仍不到四百五十万人口。以桓温的财力,在益州供养十数万军队不在话下,如果加上荆州的财税,桓温完全有能力养活二十万军队。
况且北方已经为魏国统治,晋国也没有渠道购买马匹。辽东、陇右、河朔、河湟这些有名的产马地,都是魏国的控制之下,除了魏国晋朝根本没有办法。
王坦之明知冉明勒索,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。
看着王坦之同意了冉明的议价,就笑道:“这就对了,生意讲究一个和气生财,晋国越是利索,大魏启运的速度越快。当然,贵主曾是本宫的学生,身为本宫的弟子,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。大魏生产的武器装备虽然制式与大魏制式装备一样,但是区分,本宫还是命人专门涂上了晋朝国色!”
王坦之一看,果然无论甲胄还是盾牌,都是晋朝的银色。在后世改一个涂装根本花不了多少钱,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一个不小的开支。王坦之也在感叹冉明的大手笔。这十万人马的涂装,恐怕不下亿钱。
司马聃的一个面子居然价值亿钱,这是王坦之没有想到的。这笔交易完成了。晋朝得到了十万军队的装备,虽然花费了高达四十四亿钱,但是却让司马聃可以拥有一支听从王命且装备精良的军队。这个虽然大,在司马聃的眼中,这个代价是值得的。
有人或许会说四十四亿钱太过庞大了,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。晋朝并没有自己的货币体制,前期在冉明没有铸造新钱之前,晋朝使用的都是东汉时代的五株钱,或沈郎钱。但是铸造的铜钱在成色上并没有冷扎工艺制造的冉魏新钱美观,而且冉明采取了明确的铜七铅三的比例,货币价值硬挺。在晋朝其实富贫悬殊非常大,即使普通的一个中产阶级(既千亩地以上五千亩地以下)的家庭,家庭总产值都在数亿或十数亿钱之间。)
对于魏国来说,处理了一笔陈旧装备,而且还可以小赚一笔,也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事情。对于晋魏之间的达成购买军资的事情,冉明并没有隐瞒消息。反而利用报纸,大张旗鼓,到处传播这个消息。结果不出冉明所料,就在桓温得知这个消息时,桓温真的坐不住了。
桓温作为晋朝唯一一个拥有实权封地的异姓王(还有一个陈留王曹氏),他的荣誉和富贵,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桓温的强横军事实力。如果没有桓温的嫡系西府军,绝对会有人收拾他。桓温以前有没有想过从魏国购买军事装备不知道,但是桓温却派出了其心腹谋士郗超出使魏国的事情。
夷州也是后世的宝岛台湾,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。自从三国时期东吴开始正式驻军以来,算是纳入了中国的统治。但是中国古代有一个通病,那就是不重视海洋。中国古代的战船也通常都是采取高大的平底楼船样式,这样的战船在江河和胡泊中,自然没有危险。可是在大海上,一旦不大的风浪,就会让战船倾覆。
东晋虽然退守江南,但是因为水师实力问题,对夷州的观注并不大。虽然官方没有怎么观注这块岛屿,但是民间却有不少迁移至夷州。东吴孙皓继位,他和崇祯皇帝一样,有心挽求国势垂危,但是时运不佳,晋国连番猛攻,吴国接连失利。在这个时候,孙皓变了,他变得破罐子破摔了。孙皓露出残暴的一面,至使民怨沸腾。许多吴地百姓不堪忍受孙皓的暴政,就出海求生。
与是第一批大陆汉民在这个时候就登上了夷州。但是呢,这些吴国百姓既没有组织,也没有核心领导,人数也处于弱势地位,总而言之,汉人在此时都是依附在土著部落生活。
后来,晋国五路伐吴,东吴灭亡之后,东吴遗臣,不愿服从司马氏的统治,就开始向夷州迁移。由于一些士族的迁移,特别是东晋赋税沉重,不堪忍受赋税压迫的百姓更多,慢慢的在夷州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汉民村落。当冉智登上夷州的时候,整个夷州已经拥有了两三万汉民。
两三万汉民,虽然比起多达二三十万土著来说,自然是太弱了。可是夷州的土著也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。如果这近三万汉民团结起来,虽然说不得能雄霸夷州,至少自保应该不成问题。可是这近三万汉民,却分成了四五十人村落,在夷州西部平原地带生活,这些村落大的拥有一两千人,小的只有几百人。
这些汉民的处境并不好。他们时常要受到本地土著的欺压,那些生活在丛林中,和茹毛饮血的野人差不多的土著,时常攻击汉民的聚居地,抢夺他们的牲畜和粮食以及女人,给当地的汉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。
在这个时候,冉智带着他的近两千部曲踏上了夷州。